一、首先是选择什么样的系统?
考虑到企业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每个时期对于信息化管理需求是不一样的,所以一定要选择一款【平台化】的软件,可以满足企业不同阶段的需求变化。从这个角度说,它不单纯是一套软件,而是一整套的先进的管理模式,契合企业的生态发展。
而选择一体化平台从战略上是符合企业总体规划的需求的,且集成度越高,实施、应用和维护的成本就越低。
稳定
一体化设计,减少不同系统间的集成开发、信息交互代价、系统升级和维护难度,保障系统的稳定和安全性。
高效
系统间业务无缝集成,数据天然共享,操作界面统一友好,用户只要一个入口登录,就可以进行全业务流程的操作和管理数据分析。
成本
信息化的成本主要集中在开发成本和实施沟通成本,多个系统必然会增加系统接口开发成本,和多套系统实施的协调、沟通成本。
二、在项目尚未开启之前,要有针对性的对甲方团队的项目经理培训:
①专业老师针对甲方项目团队进行信息化知识点的培训。
②(在先前各部门调研的基础上)各项目顾问去引导各企业的团队发现和归纳企业的问题,再教授企业用户如何用信息化管理流程去规范和解决问题。将企业问题变成可执行的管理业务模型。
③各项目顾问和企业团队共同制定并细化各项目的需求和目标以及相应的系统业务蓝图。明确每个节点的任务。
借助系统内的【项目进度】来对整个项目进行跟踪和监控,以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对于企业来说,信息化初期就是要通过全面实施ERP,实现购、销、存、产、财业务流程的优化和规范,产品价值化,数据信息一体化。
1、OA办公
通过信息推送,通知,预警,最大限度的调动和发挥人的作用。实现信息共享,决策分散,智能监控。
2、财务
主要包括总账、固定资产、现金银行、应收应付、成本核算、预算管理,以及财务管理所需的数据分析。
3、供应链全流程闭环
包括客户管理、销售管理、供应商管理、采购管理、仓库管理,以及相关的基础资料和统计报表。
4、生产计划
包括产品BOM和工艺数据、物料需求运算、生产订单、外协订单和质量管理,以及生产质量统计分析。
MRP运算自动化
质量管理
这个是企业在迈向智能工厂的道路上必须要打好的信息化基础,只有把这个基础打好了,才会有后面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电子化通过对条形码、二维码、RFID等技术,实现物料电子化管理和业务过程的电子化操作。收货、上架、备料、入库等全过程的二维码管理。通过PDA,可以准确检查,减少错误,确保客户订单如期交付,提高客户满意度。
系统自动记录批次、生产日期、入库日期等。进出仓库时,根据FIFO先进先出或指定批次推荐位置,提高质量及效率,降低成本。
可视化
通过数据分析工具和智能化显示设备,实现企业运营绩效指标的实时分析和可视化展示。
移动化
通过移动APP技术,实现手持终端PDA的移动化扫描和手机消息沟通、工作审批、报表查询。
以上部分,均属于ERP的范畴,通过提高工厂的效率和生产力来最大化的节省自己的时间。
到了第三阶段,就需要引进MES模块,让工厂从日清日毕的模式转换到了实时的模式。
让数字成为资产,成为生产要素,进入生产过程。以敏捷为出发点,可靠连贯制造为主。以全线对标计划来保障供应需求。
通过及时反馈,把浪费转化为价值;要提高效率,更要减少浪费;从设计到投产,从订单到送货,确定全部价值流,沿价值流的所有步骤要信息透明,这样更易于发现浪费和创造价值,工作可以立刻得到积极反馈。
这就要涉及到“精益生产”了
首先了解一下:人、机、料、法、环、测
针对上述的问题,那么在3.0阶段中,我们可以做哪些呢?
3.0数字化的构建要素:
工位硬件:工位机、触控电脑等
介质:适用性值得耐心测试评估
容器:关于流转的容器(批量等)
网络:车间现场网络布局
BOM使用出发点:以车间流转为出发点,为高效流转服务
数字化车间示例:
工位机的选址符合车间生产作业节拍,自制保护套美观、实用,内置嵌入式扫描头,网络采用有线接入具备高稳定性
工位扫码,自动加载出设备、模具、产品人工、产品周期、加工时间、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完成产线的计划作业派工。
生产制造环节绝大多数时候沟通效率是很低的。任何错误、不及时的信息,就意味着产能浪费和成本增加。数字工位机可准确即时接收生产指令、反馈生产制造数据。
计划作战室的指令直接传递到一线工位端:生产计划、产品技术、质量标准、设备状态、加工进度、生产人员、材料库存等信息。
目前应用:任务上卡、设备状态、安灯呼叫、上料追溯、缺陷登记、质量点检、设备点检、作业指导书及图纸、产出报工、产出打印、任务卸载、上模、下模等。
数字工位机可以直接输出“生产日报”,可很详细的查看班组、机台、合格数、工时、良品率、生产效率等车间重要信息。为后续设备的OEE提供了重要输入信息。
模具信息、库位、上模等均实现PDA扫码
工位机-上模/卸模
在模具库区架设电子看板-模具保养,推送模具状态、工作量、保养、寿命等重要信息,指导工艺人员日常及维护工作开展。
车间生产现场架设有电子看板用来机器监测预警,实时推送设备的运行情况:运行状态、操作工、技能登记、定额周期、实际周期、任务单、零件号、计划数、产出数、上卡时间等。
数据经系统分析处理可得到设备综合效率,从而为企业规划提供客观科学的决策依据以及增值意见和建议等。